前言

在昨天這篇文章中,筆者介紹了關於短波接收的指南,而這篇文章是以取得 2 等執照的新手友台為導向,本文將介紹如何在短波上面發射以及該注意的事項,本次介紹情境將是在室內使用為主。

發射機的選擇

對於新手我主要推薦, IC-7300 這台短波機,這短波機發射功率有 100W (在短波世界其實 100W 算是標準功率,並不算高功率),為何推薦 IC-7300 ? 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功率有 100W 。 有 100W 功率,再搭配合理的天線,通聯成功的機會較高,以減少挫敗感。
  • 使用者人數眾多。 有問題請教社群的時候因使用者較多的關係,常見的問題通常可以快速解決。
  • 以短波機的價格算是合理。 IC-7300 為 ICOM 的入門短波機,算是 CP 值高的機器。
  • 內建天線調諧器 IC-7300 中內建了天線調諧器,這意味著一個不太諧振的天線,可透過天線調諧器給調諧,但注意機器內建的天調無法與 AH-4 等外部天調相比,但還是有一定的實用性。
  • 內建音效卡介面,可以用 USB 連接電腦進行控制。 短波上除了傳統的 SSB 語音、 CW 摩斯電碼外,還有數據模式可以玩(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FT8 ),有內建音效卡要玩數據模式就非常的簡單,安裝好電腦的驅動,然後用 USB 纜線接上設備後即可開始。 但具體怎麼操作就不是本日文章討論的範圍。

而像協谷推出的 G90 低功率(20W)發射機以及IC-705等,等等 QRP 設備,這邊我比較不推薦,原因是要實現低功率通聯,運氣各方面的要求較高,新手一入門就玩 QRP設備 很容易遭遇通聯不到人的挫敗感。

天線的選擇

以下兩種天線是筆者在自宅採用的天線。

49:1端饋天線。

這款天線是筆者,入門的時候所採用的天線,天線的構造是由一個放置了磁環的盒子(裡面的東西稱為巴倫),線長總共 20米 拉好後,可以自然諧振於 7 14 21 28 這四個頻段,優點是便宜,而缺點是需要足夠大的場地拉20米長的電線。

我的舊家就是拉這類型的天線,由於我買淘寶的成品,所以到貨後,我就跟親戚進行安裝。

  • 有前輩提點,其實筆者買現成的那款效果不是最好的;前輩建議自行購買品質好的磁環並且自己 DIY ,但筆者自身 DIY 能力不足,所以要實作出來會有難度。

DKGP10 天線。

這款天線由一位重慶的火腿所研發,其實構造就是一個水管再鑲嵌 5.6 米的振子,再搭配手動天調盒所組成,主要設計架設在家中陽台(筆者架設在 3 樓高的陽台上 ),它伸出去就很像釣魚竿;至於他所設計的天調,效果我覺得很好,最低可調諧到 3.5 Mhz 的頻段,但是這邊有一個概念要講:

  • 頻率越低波長越長而天線短縮越多,輻射的效率會越差;所以雖然 3.5 Mhz 是可以使用,但是不能期待通訊效果。

以筆者在 3.555 Mhz 使用的經驗,有成功通聯到台灣的友台,對方收我訊號不錯但是筆者這邊收對方效果就很差(其一原因是電器產品產生的電磁干擾,讓整體底噪很高,讓收訊變差)。

而使用下來,在 7Mhz 以上的效果我都還覺得蠻不錯的,像是我有玩某種數據模式呼叫頻率位於 14Mhz 波段,晚上掛機時就有歐洲電台收到我的信標,並且呼叫我,然後留言。

即使如此,不要想會比前面介紹的天線效率來的高,因為這款天線設計主要是方便在陽台架設使用,而不追求輻射效率。 再來講述這天線的缺點:

  • 非自然諧振。 需要搭配天調,更換頻率時原則上都要在天調上面,要做些微調方能諧振。

  • 容易有共模電流。 共模電流對連接電腦玩數據模式的火腿來說,這現象會是你的惡夢因為輕則會讓一發射的時候與收發機斷線,嚴重時候會干擾到電腦正常使用。 治標的方法是用磁環繞在傳輸線來緩解干擾,但要治本的話,要想辦法做射頻接地,但是據筆者的經驗,大多數人僅選擇使用「治標」的方法。

  • DKGP10 天線使用完畢,建議把伸縮天線拉回來,否則長期拉出去,久了金屬會變形導致天線下垂。

開機通聯!

要開始通聯,除了要有二等執照以外還需要去驗機取得電台執照(取得呼號)。 這兩項都取得後,機器接上天線並開機,你就正式進入短波世界了! 但是正式開始發射訊號呼叫他人有幾點要注意:

  • 注意駐波。 還沒有確定天線駐波正常以前,建議購買 NanoVNA 來檢查駐波是否正常;如果不想多買這類工具的話,可用機器內建的駐波錶,然後以低功率(5W)來進行測試,再確定駐波正常後,就可逐漸調高功率,來觀察駐波錶的讀數,以此類推直到到達目標的功率為止。

  • 不要使用「台式通聯法」進行通聯。 在正式短波中,使用「間隔」、「台號」、「方位」等等台灣本土的通訊術語是錯誤的。 短波中的通聯基本上會使用 Q簡語 作為溝通使用,讀者可以參考以上網站。

  • 不必死背全部 Q 簡語,因為基本上一般通聯就只會用到七到八個。

LSB USB 我該選哪個?

依照操作的慣例通常 7Mhz 含以下頻率,使用 LSB

14Mhz 含以上頻率,使用 USB

數據模式基本上使用 USB

通聯情境對話

以下以模擬對話的形式,來讓讀者了解基本通聯會用到的語句。

  • 你 > CQ CQ CQ 這裡是 <你的呼號>。 這邊以 CQ 作為呼叫的開頭,並且用自己的呼號。
  • 對方 > 這邊是 <對方的呼號> 收你訊號 <訊號報告>。 對方收到你的訊號,並且有回覆的意願便會回應,他的呼號以及你的訊號強度。
  • 你 > 了解抄收,我收你 <訊號報告> 請問你的 [QTH] 在哪裡。 你收到了對方給你的訊號強度的報告,你也回報收對方的訊號報告,並且問說對方的位置在哪裡。
  • 對方 > 我的 [QTH] ,請問您使用的設備、天線、功率是什麼? 對方回答他的位置,並且問了你的設備、天線、功率。
  • 你 > 了解抄收,我的設備是<設備型號>使用的天線<天線類型型號>,功率為<你的發射功率>,是否抄收。 回報你的設備、天線、發射功率。
  • 對方 > 抄收,[對方也回報他的設備],是否抄收。 通常對方也會跟你交換設備資訊。
  • 你 > 好的感謝,感謝通聯,這裡是 <你的呼號> , <對方呼號> 感謝與您通聯73 再見。 通聯的的最後,再報告一次你以及抄收到對方的呼號。然後說 73 與對方說再見。

以上是一個典型的基本通聯對話但如同語言學習一樣,實際在通訊時絕對不會 100% 像範例一樣,這時就需要靠自己反應應對。 如果覺得無法反應過來的話,可以先只守聽,聽聽看大家怎麼對話。

結語

這篇文章大概講述短波發射的基本概念,讀者除了透由守聽、呼叫等方式累積經驗,更可參加當地的無線電社群,進行線下交流。

TYARC 桃園業餘無線電俱樂部

這是一個主要玩短波的俱樂部,經常舉辦線下見面活動,以及舉辦實體架台活動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TYARC


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我